联华证券_安全股票配资公司_炒股配资软件平台

炒股配资软件平台
十大在线配资 贞珉千年: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_墓志铭_时期_中国
发布日期:2025-07-17 22:28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十大在线配资 贞珉千年: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展_墓志铭_时期_中国

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新开放的北区场馆负二层东北展厅内,以“贞珉千年”为主题讲述于右任与鸳鸯七志斋藏石的故事。通过众多北魏至隋唐时期的墓志铭,展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传承十大在线配资,以及于右任先生的家国情怀——

申威隆:90后“陕西文博一哥”

在展厅的入口处,陈列着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于右任草书撰文的《于母行述碑刻》,纪念伯母房夫人并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生活和求学的经历。同时,还悬挂着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冯玉祥、李宗黄、汪国垣为祝贺于右任六十大寿题写的诗词和对联。

这个展览分为“天下为公”“鸳鸯七志”“铭石文脉”“家国天下”“望我故乡”五个单元。以于右任先生的生平事迹开篇,结合于右任先生收藏的墓志铭,依次展示了于右任先生与西安碑林、北魏时期的家庭与社会、墓志形制和文体的演变、走向大一统的中古中国等内容。

展开剩余84%

1.天下为公

于右任(1879—1964),名伯循,字右任,号髯翁,陕西省三原县人。他在关学余脉中成长,经历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,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和革命运动,曾经在民国政府长期担任高级官员。

这里竖立着于右任为陕西革命人士题写的碑刻和墓志等,包括耿端人纪念碑、孙善述墓表、彭仲翔公葬碑、朱子桥墓志,笔法流畅,清丽圆润。

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。他与同人志士一起创办复旦大学、上海大学、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多座著名高校,也为家乡捐建民治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。

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。他早年工行、楷,后精研魏碑书体,又颇得前代草书精髓,通过“以碑入草”成就雄肆醇厚和潇洒流落的艺术风格。他顺应文字改革,倡办标准草书社,编成《标准草书千字文》,被誉为“当代草圣”。

于右任一生酷爱金石,斥资数十万银元搜集历代碑志,并且广泛收藏汉唐碑刻的拓本。1935至1936年,中日关系紧张,为了避免战火,于右任委托杨虎城将自己收藏的碑志从北平、南京和洛阳运抵西安。

其中,318种387石入藏西安碑林,奠定西安碑林墓志收藏的基础,上至汉晋,下至唐宋。这里陈列的《熹平石经》残石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大郊村,乃于右任先生花费4000银元从洛阳古董商手中购买,字数较多,非常珍贵。

2.鸳鸯七志

在于右任先生收藏的墓志中,有七对北魏时期的夫妻墓志。因此,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“鸳鸯七志斋”,这里收藏的碑石便被称为“鸳鸯七志斋藏石”。

过去,这些墓志镶嵌于碑林展室之间回廊的墙壁上,没有完整呈现,很不引人注意。如今,在宽敞的展厅内,每一对夫妻的墓志被单独展示,不仅反映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汉化过程,也折射出儒家传统的门第婚姻、家庭伦理、门阀制度等。

3.铭石文脉

在墓葬中,埋设墓志,标志墓主人的身份,有固定的外形和格式。墓志起源于东汉末期,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,至隋唐时期达到成熟,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。

隋唐时期,墓志用于各个阶层,盝顶方形成为最基本的形制,外观精美,纹饰丰富。中晚唐时期,受到“古文运动”的影响,墓志文的散文化特征逐渐显著。作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,韩愈撰写了相当数量的墓志铭,被誉为“古今墓志第一人”。

4.家国天下

公元四世纪末,中国历史开始一段两百多年民族融合和重归统一的伟大历程。北魏建立,迁都洛阳,促进边疆和中原民族的持续互动,为华夏民族注入草原文化的基因,南朝与北朝交流,充满生机和活力。

通过墓志的铭文,结合文献的记载,串联起北魏至隋唐的发展过程,再现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。从孝文帝改革,到北方的裂变,河阴之变,公卿喋血;从周齐相争,到合二为一,隋军渡江,王朝一统。

5.望我故乡

1949年11月29日,于右任在重庆乘飞机前往台北,直到去世,再没回来。晚年,他渴望叶落归根,曾经立下遗嘱:“我百年之后,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,山要高者,树要大者,可以时时望大陆。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。”

正如于右任在《望故乡》中写道的:“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故乡;故乡不可见兮,永不能忘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大陆;大陆不可见兮,只有痛哭。”

发布于:陕西省